l 你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否具备连接能力、计算能力和智能能力?
l 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离开你的生产线、离开你的工厂时,你是否还知道它在哪里,以及在什么地方被用来做什么?
l 你的产品能否产生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是否能够对你及你的产业链产生价值?
l 你的产品是否能形成一个网络,对你的用户产生锁入效应?
l 你的产品能否按照企业、个人、政府的场景和别的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沟通和交流?
以上五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生产就是消费。
即使现在,我们的大部分产品依然保留着传统风格,生产就是生产,消费就是消费。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鸿沟一直横亘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
5G时代,这种传统将被彻底颠覆。以洗衣机为例,从被制造开始就嵌入了三大基本能力-计算、连接、智能。从产品下线的那一刻开始,冰箱生产企业便可以知道每一台冰箱从经销商渠道到用户的流转情况;每一个消费者也可以知道全行业的冰箱的实时产品情况,从而匹配到自己喜欢的冰箱;最为关键的是,在整个冰箱的使用过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关于产品的使用情况的实时动态,完成了全生命周期的连接,这种能力可以交换关于产品的质量信息和使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消费本身成为生产的一部分,产品生产过程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消费数据进行优化。所以,消费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是同步的。因为5G提供了无所不在的连接、计算和智能能力,5G为工厂设备、消费者以及渠道之间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的连接。
5G到来之后,企业生产的每一种产品都具备与企业的生产线实施连接的能力,从生产到消费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沟通体系。消费者网络和生产网络融为一体。生产者在做生产决策、市场运营决策的时候,消费与生产同时在发生。这实际上改变了基础商业逻辑。
第二,产品即服务
产品即服务包括三层逻辑:第一层,直接进入产品所承载的服务领域。例如东风出行,2018年6月底,东风汽车宣布上线“东风出行”服务平台;2019年4月,整合旗下分散业务,形成统一平台,为用户提供网约车、专车、分时租赁、出租车、充电、公交、通勤、物流等出行产品与服务。直接满足用户最终的出行服务。汽车即出行,产品即服务。第二层,把产品所产生的数据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第三方,获得新的价值。三一集团研发了装备物联网络,并成立了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久隆财险,利用手中的海量数据,为工程机械行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及解决方案。第三层,由产品组成消费者网络,构成一个服务于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平台。例如华为、小米智能电视,通过硬件销售转变为内容的整合者,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的消费者网络或者说生态平台。
第三,数据即资源
理解数据即资源,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个方面,数据将成为继资本、土地、劳动力之后的第四要素。如果我们把数据比喻为资本,那么每个企业应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数据银行账户。
第二个方面,数据是产品的原材料。这种原材料直接决定产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当然也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数据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
第三个方面,如何获取数据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包括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到这些数据是什么,会拿来做什么,以及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第四个方面,企业在一个产业链中进行价值交换,除了产品之外,数据的交换将会决定你在产业链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第五个方面,数据的管理,包括数据的安全、隐私管理和数据的交换。由于每个企业数据的不同,想要进行无障碍交换基本不太可能,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数据转换为服务,向社会和组织提供基于数据的服务,这样才能利用海量的数据为社会创造价值。
第四,平台即组织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零售、支付、出行等领域已经形成了由巨头掌控大局的局面。比如电子商务领域里的阿里巴巴和京东、拼多多;互联网出行服务领域的滴滴和携程;支付领域的阿里巴巴和腾讯。三种技术促进了垄断,使企业变成了一个平台型组织。第一种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第二种技术是通信技术。谷歌、百度、腾讯、京东和阿里巴巴,它们通过不断扩大可连接的个人用户数,在平台上提供搜索内容或游戏商品的服务,建立了两个双边市场,从而不断扩大平台的优势,成为平台的运营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最终成为一个行业的垄断者。第三种技术是数据和分析技术。比如我们看到今日头条的成长路径就是依靠在算法领先获得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迅速洞察用户需求,快速成长为新互联网垄断巨头。未来平台商业模式将会成为最主要的商业模式。
第二种模式就是成为平台的一部分。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例,当东风汽车成为出行服务的平台运营者之后,原先依附东风汽车的上下游企业就会成为平台的一部分。通过与平台建立连接,交换资源、共享数据,在平台上与东风汽车共同创造价值和分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