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量出现的京东便利店?(京东超市和京东便利店)

如何评价大量出现的京东便利店?(京东超市和京东便利店)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刘强东近日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数字峰会上提到,京东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每天开1000家京东便利店的目标,线下便利店的落地经营将成为京东打造“无界零售”的核心。

刘强东于去年7月份提出了“无界零售”的新的念,其核心是供应链,就是让技术渗透到零售业中。传统线下零售业的供应链成本向来很高,同时这类传统的分销渠道还存在着渠道层次多、信息回传慢等问题。京东欲借用自身高效的供应链赋能各方,开放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通过体系共享串联起供应商、客户等群体,最终凭借规模优势的扩大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京东的供应链也将开始独立于自身的电商体系而转变为开放式平台,成为所有商户都能使用的公共服务。

如今,线下零售业的战争也已悄然打响,遍布于城市街头的小店或夫妻店成为了巨头们进军线下零售的重要一环。其中,电商巨头阿里日前将便利店改造升级延伸进校园,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落地首个天猫校园便利店;以实体零售起家的苏宁也正着手建设智能零售新生态体系,加速拓展线下布局。目前,国内中小门店的总量超过680万家,这些小店遍及全国各类市场,渠道下沉至三四线、县级以及村镇市场,服务直指终端消费者,拥有天然的线下交易优势。国内的中小门店能为电商巨头们提供更便宜、更强大的流量入口,帮助电商巨头构建从商品到消费者的效率最快、最直接的通道。

前几天京东的刘强东参加一个活动的时候表示,今年年底以前,京东便利店要以每天1000家的速度增加。

当时,我以为他说错了,或者是记者写错了,再三确认了才敢相信。

每天1000家,到年底还有260天左右,也就是说,今年京东便路店的新开店要达到26万家。

后来一个参与了活动的记者告诉斑马消费,京东准备以京东金融的贷款来扶持便利店发展,保证店主每个月最少有8000块钱的收入,所以申请的人很多很多。

确实,最近这几年,线上反攻线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仅阿里京东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连三只松鼠等淘品牌都把精品店开到了各大城市的商圈。

京东用自己的渠道优势,走社区小超市老板这条底层路线,协助收购了多家线下连锁商超的腾讯,进攻阿里巴巴的线下商业。

这条路行得通,将来京东肯定能在线下商业形成一定规模。但是,这个26万家确实吹得有点过了。

永辉超市、红旗连锁、中百集团,后来崛起的Today,做了这么多年,也就几百上千家店,你要1年开26万家店,除非只是让店家换个京东的招牌那么简单。

刘强东 现场图

日前,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称现在每周新开京东便利店达到了1000家,今年年底的目标则要达到每天要新开1000家店的速度。现在京东每天接到大约5万个开店的申请。每300米开一家京东便利店,有京东的品牌、京东的商品,关键是里面没有假货。有京东的精准供应链,还有京东金融的资金支持。平均每个月收入八千块。这就是刘强东最新的小目标。

没有供应链,你啥都不是。

刘强东还表示,很多人有常识性错误,都以为互联网只要有流量就能赚钱?我有流量就可以做电商,有流量就可以做零售,其实不是。离开了供应链,你啥都不是。沃尔玛、家乐福在中国门店的地理位置比永辉,比我们很多零售商还好但是为什么做不过永辉?因为只有永辉打造了一个高效的生鲜供应链。永辉超市的供应链可以跟小摊上卖菜的比价格,而且还能赚钱做到,这个水平非常牛。

刘强东 资料图

2004年,京东刚刚进入到电子商务行业的时候,当当卓越都已经拿到C轮融资了,阿里巴巴也拿到了雅虎软银的10亿美元风投。当时刘强东刚从科技市场的小柜台创业,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大象级别的。

2006年,当刘强东拿到了融资的时候,阿里巴巴的体量已经是京东的60倍了。2012年,依然比京东大10倍。这种情况直到2016年,在中国B2C电商平台里面,这个差距缩小到了百分之几十。刘强东曾经在年会上表示,最快到2020年,京东商城将成为中国第一大B2C电商平台!刘强东的这种底气,就来自于京东自己的物流供应链。

刘强东在投资物流的时候,曾做过详细的测算。因为他坚信京东做了物流之后,成本不会上升,而是比使用第三方物流更便宜,也就是成本是下降的。经过这么一番考虑之后,刘强东才决定京东必须要自建物流。京东自建物流烧钱上百亿,这一点也是外界对京东的一个误解,以至于很多人不理解刘强东的这一做法。

供应链是全世界规模效益最明显的行业,供应链规模越大,效率越好。

但也有网友质疑,每天开一千家,牛吹上天了吗,国内872个市辖区、368个县级市、1442个县,你每个地方准备开几百万家还是几千万家呢?

其实,京东便利店个头很小,全国有2万多个镇每个镇开上5家便利店也有十几万个店还没算县和市。那么如果一天1000个大约需要不到半年时间。加上城市的话估计刘强东准备一年之内拿下全国。

刘强东的京东便利店,你家附近有吗?

2017年,京东推出“无界零售”战略,打破场景的界限、货物的界限、人气的界限来提高效率。京东现阶段的计划是每天要新开1000家便利店,而未来目标是每300米要有一个京东便利店。目前京东便利店在大规模和各行各业进行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共享客户群体。

2018年4月21日,京东新通路与中国联通共同宣布,中国联通的多项业务将在京东便利店上线,店主可以为客户办理宽带申请、号卡售卖、缴费续费等中国联通业务。联通还可推出京东便利店的电子消费券。大大丰富了京东便利店的增值业务,也为联通用户提供了便利。

2018年5月3日,京东便利店与专业O2O洗涤服务平台柠檬洗洗签署合作,消费者只要在京东便利店扫描店内二维码,就可享受上门取送+专业洗衣服务。通过这一举措,京东便利店可以增强用户黏性,增加收益。

无人售货机是京东便利店实现“无界零售”战略的又一重要动作。目前,该设备作为便利店的延伸场景投放,已在全国投入使用。无人零售机的布局节省了人力成本,延长营业时间,也增加了店主的收入。

京东便利店的开设打破了电商和实体店铺间的零和竞争局面,使线上操控和线下实体运营有机结合起来,刘强东曾表示京东便利店的百分之五十要开在农村,这将为线下实体店尤其是农村夫妻店带来新的销售生机。

按照公开的披露,年底前京东每天要开1000家便利店。注意,不是一年内,而是每一天。

要说的是,这样的开店速度是极其惊人的,即便是日本零售业巨头7-Eleven,也比不上。有同样手笔的,只有马云的阿里巴巴。

电商巨头冲向线下,新零售、无界零售、智慧零售,等等,概念翻新,理念翻新,实践翻新,只有一个最大的理由:线上流量红利渐失。

重构商业的价值链,这是件很时髦的事,也是件市场形势逼人的事。

也许,人们最关心的是,在京东便利店大量涌现的时候,谁最受伤?谁最受益?

先说,谁最受伤?

就在京东与阿里天猫争着线下大布局时,真正受到10000点伤害的是,曾经在国内市场无比强势的中间商,也就是常说的经销商。

中国常规的商业模式是,厂家通过多层级的代理商,或者经销商,将商品铺陈导终端零售领域。这样经过全国总代理、省级代理、市级代理,甚至县乡级别的经销代理,层层加价之后,到零售终端销售价格已经很高了。

这也是中国的电商为什么会给实体零售企业带来那么大的冲击:因为电商是跳过了中间商的一个渠道,所以价格能够有巨大的竞争优势。

再说,谁最受益?

虽然加盟者背靠大树好乘凉,是受益者。但最大收益者,还是京东们。

线下实体店,也有线上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就是体验感。这是电商所不能取代的一个方面。

京东近几年持续布局供应链,看起来只是为电商服务,但那么巨大的投入,仅用于服务线上,显然不能较快的取得效益。而通过线下扩张,可以进一步发挥供应链的价值,并实现最快时间的盈利目标。而且可以降低线下终端的销售价格,具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供应链的布局,不但为线上转化带来巨大便利,更是极大的冲击力传统的分层经销模式,这是市场机会,也是无界零售店核心要素。

京东便利店本质上是与阿里竞争,实际上他们的出现,是打破了中国传统层级分销商也模式。也可以说是零售体系的一次巨大变革,有利于消费者。

您好,不请自来!先上一组数据,看看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整体发展前景如何:

去年我国实体零售发展态势良好,重点监测的2700家典型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个百分点。去年我国网上零售额突破7.2万亿元,同比增长32.2%。这其中不乏京东便利店的崛起之力。

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全国能出现大量的便利店,可谓是实体店的大力反击之作!而京东自己也说了:“要每天开1000家店面,每300—500米就要有一家京东便利店。”

这个想法确实不错,加上京东通过多年互联网经济的实践,勾画了更为清晰的用户数据图,反哺线下的用户图像,一旦分布开来,可以迅速抓住客户消费心智、习性。

另外,便利店店主通过APP下单,直接进货,完全减去层层进货渠道、压低了进货价格,使得采购者受利也更多。

网购次数也更为频繁,所以小便利店想开大,仍会被7-11等全天便利店“压迫”,此外,不同场景对便利店有不同的需求。

“比如社区型便利店对生鲜的要求就更高,而对于写字楼下的便利店,盒饭等即食商品的比例就要更大。”

如果不能满足“场景化”与“消费者碎片化”的结合,二三线的便利店想发展起来难度仍然较大。

我们知道,快递方式多以小盒形式分装,大件物品在运途过程中,所经受的考验更大,如果便利店想通过快递方式批量进货,那么运输成本是会有所提升的,产品的“完整度”也有待考证。

那开京东便利店是否会赚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创业投资家(ID:cytzjia)原创,欢迎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致富方法,阅读更多财经信息哦!

当实体店受到线上电商平台的冲击较大,生存困难的时候,电商平台同时也在线下涌现大量的加盟店,如京东便利店。而且一度呈现爆发的态势。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01

便利店具有独特的优势

我们先看看便利店的发展情况。便利店主要体现在“便利”。最早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小卖部。主要集中在居民小区,交通繁华的枢纽,等等。

1. 节约购买时间

便利店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节约消费者的购买时间。特别是便利店集中的地区就是在居民区附近。消费者上下班的时间,闲逛的时间,就可以在自己的小区购买到日常用品。这是固定的消费人群。而一些交通枢纽的便利店,是消费者顺便购买,没有到其它地方购买的时间允许。

2. 适用人群较广

网购的主要消费群体主要是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青少年人群在网上购买产品,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而便利店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特别是一些老年人,青少年群体。他们认为在当地居住附近的便利店购买,是有一定的安全感。

3. 售后服务优势

当地的便利店同时存在一定的售后服务优势。主要是一些便利店的消费者主要是老顾客为主。这样购买商品不合适后,可以顺利的调换。产品出现售后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在电商平台,大型商超都不可能做到的。都需要一定的售后服务周期。

便利店其实就是传统的“小卖部”,之所以能够一直存在,就是因为具备以上三个较明显的优势。

02

传统便利店受到哪些冲击?

我们上面分析了传统的便利店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但是随着电商的发展,这种形式的实体店同样受到电商的较大冲击。很多的传统的便利店只能维持经营。有些因为经营成本高,陷入困境。

1. 商品种类不能满足消费者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对商品的需求不再是以前单一的生活用品。同时,品牌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消费者需要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传统的便利店因为营业面积受到限制,对商品的多样性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

2. 进货渠道单一

传统的便利店的进货渠道,基本都是从当地的批发商采购。进货渠道相对单一。同时,因为进货量较小,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不能优化自己的进货渠道,是传统便利店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管理不规范

小卖部给消费者的印象,就是比较杂乱。这是因为经营者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以前的经营思路。最关键的是没有上游供应商,品牌方的指导。虽然随着竞争的发展,一些便利店经营者也做了一定的经营思路的调整,但是仍是无法跟上目前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要求。

03

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京东便利店

我们上面分析的便利店的优势,面临电商的冲击。这都给类似于京东便利店这样的电商平台提供了机遇。这是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主要形式,充分发挥了线下传统便利店的优势,也给一些经营艰难的传统小卖部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1.电商平台自身发展的需求

京东电商平台经过几年的线上发展,也遇到了发展瓶颈。线下实体店具有的优势,就如我们上面分析的传统便利店的的三大优势,是电商平台仅靠线上是无法做到的。如果能够利用线下实体店具有的优势,让线下实体店成为自己的加盟店,对于市场份额的瓜分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除了利用线下传统实体店的优势,大量的京东便利店,对于“京东”品牌的市场推广,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也是效果非常明显的。

2. 传统便利店经营者的需求

我们上面分析了一些传统的便利店,因为受到电商的冲击,面临三大问题。而想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电商平台的加盟店,比如京东便利店,是相对理想的途径。

首先是京东便利店有“京东”品牌的影响力,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对有一定的信任度。特别是对一些年轻的消费者。

其次,就是可以优化自己的进货渠道。京东便利店有稳定而具有产品品牌,价格优势的供应链优势。

同时,京东便利店有比较完善的系统的店面经营管理体系。经营者直接照做基本就可以了。

3. 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

类似于京东便利店的电商平台线下店,有很多。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除了线上之间的竞争,也在开始在线下展开。除了争夺线下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是为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所以,京东便利店的出现,也是各电商平台之间竞争的需要。

总结:

我们分析了传统便利店的优势,以及经营者面临的困境。以及电商平台的发展需要。京东便利店是结合了线上与线下的优势,而应对竞争的一种新零售模式。

(完)

友情提示:本文为个人原创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谢绝转载。

京东便利店的出现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物,是新零售模式的大胆尝试,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单一店面销售模式,也不同于单纯的网上销售,是对现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它的影响大致有三个方面:

1、充分发挥自身网点多、物流快的优势:

截止2015年12月31日,京东在全国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成都、武汉七大物流中心,213个仓储、5367个网点、覆盖全国2200多个县市区,正式员工超过10万人,强大的物流网络及人员储备为发展京东便利店解决了后顾之忧。

2、线上线下场景营销,用户体验和信任度大幅提高:

如果说单纯的网上销售可能用户对产品质量有所顾虑,那么京东便利店的出现,不断可以让顾客有更好的消费体验,也能增强对产品的信任度。

3、更多的品牌展示,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用户黏性:

如果以前顾客在网上购买京东上的产品是一种“网恋”,那么现如今,京东便利店的出现则是将这种“网恋”变成了现实,这样既可以提升京东的品牌形象,也能增强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4、多一个盈利渠道:

从线上走向线下,无疑会为企业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同时,也能给线上销售提供强大的线下服务支持,例如:退货、换货会更便捷!

1、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价格更实惠:

京东便利店直接绕开了许多中间环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价格会更亲民。

2、更好的消费体验,更放心:

在网上看好的商品可以直接去店里看实物质量,质量更放心,消费体验更好,线上线下融为一体。退货、换货更方便。

1、挤压生存空间

京东便利店的出现,无疑会给广大夫妻档的小百货店产生巨大的冲击,无论是品牌形象、物流支持还是价格,小杂货店都没优势,他们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2、加盟京东便利店:

如果继续以前的小杂货店倍感压力,那么加盟京东便利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能生存下来又是做自己熟悉的事,而且省去了跟众多供应商打交道的麻烦。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性建议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下面是我关于本条问题的一些看法。

马云的天猫无人超市一经推出,就以前卫的概念和自带传播属性的基因大红大紫了一阵,看起来是很有在线下便利店零售领域大干一场的架势。后来,大佬们关于便利店的动作倒不多见,新零售的风倒是越吹越大。

无人便利店看似简单,的的确确是个十分需要资本的活计,前期探路者伤亡惨重,布好了局的大佬们悉数登场。

对于电商平台,做起新零售线下实体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货源不用操心,品牌早已深入人心,其中,京东的优势较为明显。选择从中小城市和农村区域开局的京东,已经在小城市开起了京东数码超市,京东的核心产品3C数码非常适合线下展示,也能起到吸引线下流量的作用。并且,京东引以为傲的自建物流,在配送和供货方面都非常有优势。

阿里推了天猫小店,京东推了京东便利店,当年喊着电子商务消灭实体店的看客们又一脸蒙逼了,这些电商大佬们,怎么又反过来推线下便利店了呢?

说白了,这是一场“人、货、场”关系的重构,在这场重构中,场也就是线下便利店扮演的不仅仅是便利店角色,而是一个社交平台,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一个能给客户提供更多可能性,更多想象力的所在。

社交的强大,毋庸置疑,社交媒体,社交电商,社交能在人的需求点上扩散出无限的可能,线上社交的故事,被腾讯讲完了,当然,阿里也没有放弃,孜孜不倦地在支付宝中加入社交元素。线上社交的战争,早已结束,而线下社交的战争并没有。

基于线下社交人的私密性和排他性需求,故事讲述者提供了一个从线上延展下来的新的场景。新的购物场景触发,也许就藏在逛线下便利店的某一天。而线下实体便利店本身的功能,也不仅仅局限于卖货的地点,它也可以是一个展现商品的陈列馆,供客户闲逛休息的加油站。

聚集更多人流的背后,更能触发无限需求可能。

就像我在第二段提到的:“线上社交的战争,早已结束,而线下社交的战争并没有。”换在电商和新零售领域也是如此。

线上电商虽是阿里一家独大,但京东也顺利杀出一条血路,在线上反哺线下打响新零售战役的当下,阿里也是信誓旦旦,信心十足,下足了本钱,先是盒马鲜生,后有天猫无人超市,接着推出了淘宝心选,衣食住行全方位,中产百姓各阶层,阿里都对标布好了局。

然而新零售这块硬骨头不是这么好啃的,我们看到,打出新消费旗帜的丁磊将逼格满满的网易严选从线上搬到线下。一直紧追淘宝不放的京东也将京东便利店开满了大街小巷。

线下新消费、新零售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打响,生死攸关,自是寸步不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将有更多大佬入局。贸然断言谁是最大,言之过早。

我是吴怼怼,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京东技术不行,无法做新零售,只能做旧零售。

刘强东目前可吹的只有物流,只能在物流想方设法,百万京东店就是要利用物流优势,推广京东自营商品。

京东自营目前发展遇到天花板,无法再快速发展,面对天猫,苏宁,拼多多的围追堵截,只能布局线下。

开百万京东店可以保证京东稳赚不赔,风险全让加盟店背,还有现金流进帐。

京东是靠现金流而活的公司,现在腾迅不投资京东新零售,携手永辉投新零售,导致京东7仙女无法推广,只能走传统零售。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7日 09:04
下一篇 2022年6月27日 09: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发布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